Img
2025年1月5日,段永平重返母校浙江大学,这是十几年来,他唯一一次有视频记录的公开露面。如下是他的访谈中的一个片段

  • 男同学:我们现在信电学子都有特别经典的四个字,叫做“勤奋乐观”
  • 段永平: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好。确实有人说过勤奋最重要。但我认为做对的事情最重要。我说勤奋最重要,你会更勤奋吗?你不会,至少我不会。但是你想着做对的事情,发现错了,你赶紧改,这一辈子你累计三十几年,四十几年,你每一个决定都是基于十年。20年以后,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你会省好多力气。我们30年毕业,40年毕业,我看那些同学都是很聪明的人,但有些人在原地都转了30年40年。他每个小的决定都是基于眼前的决定。勤奋吗?他们可勤奋了,但是不管用。

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他所讲述的内容与他十几年前到浙江大学以及在媒体上分享的观点核心一致。他重申了“本分”的理念,在我看来这恰恰证明了这一理念经过时间的考验依然不变。

如何理解段永平的本分理念?

段永平的本分理念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从长远的角度去审视问题最重要。
段永平所讲授的许多观点,与我们从小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学到的许多道理似乎不太相同。自幼我们便听说要勤奋、乐观、自律、勇敢等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可以无限列举。它们无疑是正确的,但就重要性而言,如段永平所认为,它们远远不及做出正确的事和把事情做好这两件事情重要。
勤奋可能是确保事情做对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首先你还是要去做对的事儿。这段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像绕口令,但段永平所表达的看法是,许多人虽然勤奋,却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我想用一个类比来说明:许多人如同在沙滩上用沙子建造城堡,他们的勤奋可能并不奏效。

段永平是如何实践他的本分理念?

如果你熟悉段永平的话,就会知道他在1989年加入中山的一家国营小电子厂,并迅速推出了风靡全国的小霸王产品。到了90年代初,他的产品和公司都已非常成功。然而,他试图推行股份制改造,因为种种原因,这项改革无法实施。
到了1995年,他突然决定辞职,这一举动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对他个人而言,他本可以轻易地继续积累名望和财富,只要他愿意。然而,他选择了放下这一切,从零开始创办步步高。他的这一决定基于我们今天所称的思维方式。他曾经这样说道:“做小霸王我做的其实也不错。”最后觉得又不对的。是的,因为某些问题不会立即显现,考虑到机制因素,我意识到如果继续按照这种方式,五年或十年后,我们可能无法维持。既然你知道十年后你就会做不下去,那现在凭什么还要继续做下去呢?我就离开,无论代价多么巨大,它最终都会是最小的代价。事实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应该如何使用段永平的本分理念

  • 警惕短期诱惑:段永平认为,错误的行为通常源于短期诱惑,然而,这种行为若持续下去,将导致长期的反噬,使你无法继续前行。
  • 向后考量:面对众多选择时,你可以将每个选项放入这个模板中,考虑一下这个行为发展到最后会是什么样子?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决定了它是否正确。因此,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正确,按照段永平的观点,以五年和十年的视角来看,一切便变得清晰明了。

总结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许多微小的选择,如是否抽烟,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这些看似正确的选择,在初期可能并不显现出明显的差异。随着时间的积累,这种思维所带来的益处将愈发显著。这不仅仅适用于单一事务,若将长期视角应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我们便能见识到协同效应的威力,这将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因此,做对的事,在我看来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本质上遵循着热力学第二定律,意味着它倾向于无序和熵的增加。如果我们关注短期,其实人就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不断地被身边无数的人和事所碰撞。它们推动着你在广阔的世界里做布朗运动,随波逐流。因此,对于普通人而言,着眼长远是找到确定性的唯一途径。无论你今天问我多少问题,我的答案始终如一:你是否明白,你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的每一个决定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