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名为《福格行为模型》的书。这本书对我启发颇深,原因在于它提倡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却并未像许多其他书籍那样,向读者灌输应以海伦·凯勒或保尔·柯察金等人为榜样。相反,该书通过讲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我们。
- 用一句话来总结这本书的内容,普通人可能会说它讲述了如何通过简化任务和及时反馈来培养行为习惯,而这种方法比依赖意志力和动机更为有效。作者还将意志力比喻为宇宙朋友,它可以在晚上陪伴我们娱乐,但这并不意味着第二天早晨它能去机场接我们。我认为,如果有经验的话,大家可能对此会有类似的体会。
- 接下来,我将阐述作者关于简化任务和及时反馈的观点。以培养生活中的精致感为例,假设我的日常生活较为随意。作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简单,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清楚该如何开始。然而,作者建议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例如在点完外卖后,吃完外卖将垃圾盒顺便扔到楼下,这是一个可以立即执行且易于操作的目标。
然而,这种简化可能让一些人觉得过于简化了。因此,作者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即我们如何从扔一个垃圾盒过渡到精致生活呢? - 作者建议我们应重视及时的正面反馈。大家都应该理解,当我们完成某项任务时,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奖励是必要的。然而,期待随时有人关注并给予批评和建议并不现实。因此,我们更应依赖于完成任务后自我激励的方式。这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阿Q的“精神胜利法”,即通过自我安慰和赞美来获得满足感。尽管如此,这种自我的肯定在某种程度上仍可能带来羞愧或愧疚之情。
- 让我们尝试回答一个问题:我们花一两个小时做了一件正确的事。那这2个小时做这件事,是否比我们花同样时间在刷抖音或玩游戏上更有价值,我认为答案不言自明。OK。总结来说,作者认为让事情都做得更简单,并及时提供正反馈,这种方法比依赖意志力和动机更有效。作者给出的原因是前者符合人性本能,而后者违背人性。因为人无法在痛苦中长期坚持做事情。这个方法让事情简单,并及时给予正面反馈,这种正反馈是不是科学的方法论,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