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回答过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即他人生最后一天会选择与谁以及做什么。除了直接回答问题,他还分享了他的两个理念,第一个理念是不必介意失去某些人
- 我们决定最后和谁共度时光时,平时就应多陪伴他们,而不是等到最后一天
- 他的这个看法对我影响较大,我开始尝试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方式,尝试让自己的时间更多地去陪伴对我说更重要的人
- 现实情况是生活中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我回味了自己的30多年的人生,作为一个大学毕业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曾经拥有许多要好的同学和同事
- 我发现尽管一些人曾拥有快乐的时光和回忆,但现在绝大多数人已不再联系
- 对于我来说,很多人都是过客。如果你发现这些过客正在消耗的时间,那么你应该果断地做出决策,不必介意失去某些人
- 第二个理念是享受过程
- 就是我们已经用我们喜欢的方式度过每一天了。所以哪怕你多给我一天,我也并不会去改变什么,我还会那样过。
- 很多人会觉得生活是一个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即将展开的东西,而现在是未来生活的前奏,是一个需要忍受的过程。小时候就觉得等考上大学就好了,然后等找到工作就好了,等结婚就好了啊,等孩子长大就好了。我们总觉得在当下这个阶段,眼前总有一大堆的问题没有被解决。好像等解决了这些问题之后,真正的生活才会开始。但实际上这个叙事是没有尽头的。一件事情过去,自己已经老了,所以就是要享受这个过程。我们现在过的每一天就是人生的正餐。
- 最后我也是祝愿大家也祝愿我自己,如果我们很多很多年后能活到巴菲特那个岁数,然后一个小朋友问,如果再多给你一天,让你和某一个人相处,你会怎么做,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回答和巴菲特是一样的,我和他一起度过的每个时刻。我都已经享受到了,所以我没有什么需要更改的。